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湖泊作为一个灰色系统,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以便为湖泊的管理提供依据.确定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与透明度(SD)五个污染指标作为聚类指标,参照中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将富营养化分为6个级别作为6个灰类,并将污染指标监测数据和灰类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各聚类对象的各污染指标对各灰类的白化权函数和聚类权;进而计算出各聚类对象的聚类系数,最后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聚类对象所属的类别.并以东昌湖为例,验证了应用灰色聚类法对湖泊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推荐文章
灰色聚类法在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水库富营养化
灰色聚类
聚类权
聚类系数
灰色聚类法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灰色聚类法
湿地富营养化
评价
聚类权
灰色聚类法在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水库富营养化
灰色聚类
聚类权
聚类系数
灰色聚类法在西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灰色聚类法
富营养化
水质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来源期刊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灰色聚类法 富营养化 聚类指标 灰类 聚类权 聚类系数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X824
字数 23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644.2007.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文杰 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 15 251 10.0 15.0
2 陈为国 9 93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9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00)
二级引证文献  (21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4(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6(3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色聚类法
富营养化
聚类指标
灰类
聚类权
聚类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7644
37-1449/TU
大16开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4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