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三相图确定了稳定的OP-10乳化剂/正丁醇/环己烷/水反相微乳体系,并采用反相微乳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纳米锆锰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积(BET)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对锆锰掺杂六铝酸盐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佳焙烧条件为1 050℃,焙烧4 h,比表面积为78.185 m2/g,颗粒分散均匀,主要形状为片状,粒度在10 nm-30 nm.
推荐文章
二甲醚燃烧用掺杂钡、镍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研究
溶胶-凝胶
六铝酸盐
二甲醚
催化燃烧
不同方法制备K2MnAl11O19六铝酸盐催化剂及其甲烷的燃烧活性
甲烷
催化燃烧
六铝酸盐
共沉淀法
醇盐水解法
甲烷燃烧六铝酸盐LaCuxAl12-xO19-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甲烷燃烧
六铝酸盐LaCuxAl12-xO19-δ
催化
起然温度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负载型Pt基催化剂及其选择加氢活性
反相微乳液
Pt基催化剂
间氯硝基苯
选择加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相微乳法制备锆锰掺杂六铝酸盐催化剂的研究
来源期刊 微细加工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反相微乳法 三相图 锆锰掺杂 六铝酸盐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微机械加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N304
字数 3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苑娜 东工业大学轻化学院 1 1 1.0 1.0
2 余倩 东工业大学轻化学院 1 1 1.0 1.0
3 余林 东工业大学轻化学院 1 1 1.0 1.0
4 张绮旎 东工业大学轻化学院 1 1 1.0 1.0
5 孙明 东工业大学轻化学院 1 1 1.0 1.0
6 凌伟军 东工业大学轻化学院 1 1 1.0 1.0
7 江东权 2 1 1.0 1.0
8 莫春生 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4)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相微乳法
三相图
锆锰掺杂
六铝酸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细加工技术
双月刊
1003-8213
43-1140/TN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