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体积分数为20%乙醇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pH=7.4)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青蒿素与DNA的相互作用.电化学研究表明,DNA的存在能导致青蒿素在银电极上-0.672 V处的还原峰电流下降,峰电位正移.通过对比双链DNA(dsDNA)和单链(ssDNA)与青蒿素作用,得出青蒿素可嵌插到DNA分子中,形成非电活性的复合物.电化学方法可计算出DNA与青蒿素的结合比为1:4,结合常数为3.6×104.电极过程的电化学参数表明,DNA作用前后,α、β值变化不明显,进一步证实了该复合物是非电活性;Ks值变小,表明二者作用后受扩散控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表明,青蒿素对DNA分子发生嵌插作用.通过光谱滴定法可计算二者的结合比和结合常数,同样获得1个DNA结合4个青蒿素分子,结合常数为4.0×104,与电化学方法测定结果相吻合.实验数据显示,青蒿素进入细胞内有可能与细胞核中DNA结合,诱导细胞凋亡.
推荐文章
青蒿素对CpG DNA攻击小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青蒿素
SIRS
CpG DNA
促炎细胞因子
内毒素
广西地形对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青蒿素
地形因素
青蒿人工种植
空间变异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新进展
青蒿素
抗疟疾
抗肿瘤
脓毒症
抗寄生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蒿素与DNA作用的电化学机理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青蒿素 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1-4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1
字数 34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7.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继业 暨南大学化学系 224 1517 16.0 24.0
2 杨培慧 暨南大学化学系 82 927 15.0 27.0
3 蔡怀鸿 暨南大学化学系 10 48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9)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蒿素
DNA
循环伏安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