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渤南洼陷新生代断裂坡折带的构成、特征、演化及其沉积模式.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断裂的形成、消亡和盆地的演化,断裂坡折带可沿单阶型-多阶型-单阶型演变,这一动态演变不仅控制了不同时期洼陷中低位域砂体的横向分布,而且控制了低位域砂体的纵向沉积模式.其中,纵向沉积模式可归纳为3种类型:陡坡单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陡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缓坡多阶型坡折带控砂模式.
推荐文章
渤南洼陷盐湖-咸水湖沉积组合及其油气聚集
盐湖-咸水湖
蒸发岩
烃源岩
油气聚集
渤南洼陷
渤南低凸起北坡坡折带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响应
渤南低凸起
坡折带
古沟谷
沉积体
渤南油田义85块地层层序与沉积特征研究
地层层序
六韵律
低渗透储层
滨浅湖沉积
渤南洼陷沙四段沉积砂体类型及分布
沉积砂体
类型
分布
沙四段
渤南洼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南洼陷断裂坡折带系统及其沉积模式
来源期刊 桂林工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断裂坡折带 低位扇 古近纪 渤南洼陷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58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8.130.2|TE121.1
字数 49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57.2007.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泽利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9 39 3.0 5.0
2 林玉祥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9 322 10.0 16.0
3 倪金龙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163 8.0 11.0
4 夏斌 9 248 6.0 9.0
5 吕宝凤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65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断裂坡折带
低位扇
古近纪
渤南洼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季刊
1674-9057
45-1375/N
16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48-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