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不同放牧时间各轮牧小区主要植物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群种短花针茅的高度在晚放牧的小区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碱韭的盖度和密度表现最佳.与早放牧小区相比,晚放牧小区短花针茅、碱韭、无芒隐子草以及栉叶蒿地上现存量较高.各主要植物种群尽管在高度、盖度和密度对不同放牧时间的响应不一致,但晚放牧能够有效地提高主要植物种群地上现存量.
推荐文章
不同频次刈割对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种群能量现存量的影响
羊草草原
种群
刈割频次
能量现存量
相对能量现存量
热值
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点格局及空间关联性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季节调控
种群点格局
空间关联性
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对不同轮牧开始时间的响应
荒漠草原
轮牧时间
植物群落
牧草养分
短花针茅草原主要植物种群及群落特征对放牧强度季节调控的响应
荒漠草原
主要植物种群
植物群落
最优母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荒漠草原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对不同轮牧时间的响应
来源期刊 内蒙古草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轮牧时间 生物量 荒漠草原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12.91
字数 2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5952.2007.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卫智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111 1556 23.0 33.0
2 吕世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81 586 12.0 20.0
3 刘红梅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17 218 9.0 14.0
4 闫瑞瑞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5 67 5.0 5.0
5 高艳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4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轮牧时间
生物量
荒漠草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原与草业
季刊
2095-5952
15-1367/S
大16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昭乌达南路
16-1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