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凯尔海姆(德国)地区受污染的地下水中砷和硒的浓度和分布进行了长期监测。大多数地下水井的水中都含有高浓度的铁、锰和硫。利用高效液态色谱法(HPLC,磷酸盐缓冲液和收集的馏分为基础),对砷(Ⅲ)、砷(Ⅴ)、硒(Ⅲ)和硒(Ⅵ)进行分离。由于基质的复杂性。利用氢化物生成-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HG—AAS),对馏分中的元素进行了特定分析。由于作者试图开发一种操作简单且可靠的、适于长期监测物种分布的方法(涉及德国饮用水条例规定的每种元素,其临界值为10微克/升),因此,把HPLC和HG—AAS方法相结合起来。为了提高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质量控制试验。对凯尔海姆(德国)地区地下水井中的地下水样品进行的分析表明,砷(Ⅴ)和硒(Ⅵ)是地下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根据地下水中存在的有机物质,来证实地下水中存在砷(Ⅲ)和硒(Ⅳ)的假设。
推荐文章
地下水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地下水
砷污染
处理方法
内蒙古河套平原典型高砷区地下水中砷的演化规律
高砷地下水
含水层
地下水位
时间
空间
海河平原区地下水中砷的时空分布特征
地下水
时空分布
海河平原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HPLC和HG—AAS长期监测受污染地下水中的砷和硒
来源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砷硒 存在形式 长期监测 质量控制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6
页数 9页 分类号 X5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砷硒
存在形式
长期监测
质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双月刊
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305号
出版文献量(篇)
80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