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推荐文章
河南省钼多金属矿集区重磁异常特征及成矿预测
钼多金属矿集区
重力异常
航磁异常
成矿预测
钍资源调查评价与重点成矿带成矿潜力预测
钍成因类型;
钍成矿区带;
钍成矿模式;
钍远景预测技术
豫西南内乡地区金矿成矿与花岗岩、构造的关系
金矿
断裂构造
花岗岩
豫西南
基于GIS的赤峰地区萤石资源成矿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
证据权重法
赤峰地区
萤石
成矿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南省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与成矿预测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边缘成矿体系 矿化集中区 成矿边缘 地质异常事件 成矿预测 内乡-淅川地区 河南省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与矿产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2
字数 3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561.2007.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建刚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66 816 14.0 26.0
2 隗合明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22 220 8.0 14.0
3 覃海绍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缘成矿体系
矿化集中区
成矿边缘
地质异常事件
成矿预测
内乡-淅川地区
河南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672-6561
61-1423/P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28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0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