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解毒通络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符合西医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同时符合湿热内蕴证、瘀血阻络证中医证候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西医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软肝缩脾汤(以解毒通络法拟定)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肝纤4项等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Child分级、肝纤4项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通络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在中医证候、肝功Child分级、抗肝纤维化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作用机制可能是保护肝细胞、抑制肝内炎症反应、抗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压力等,对肝炎后肝硬化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解毒通络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解毒通络法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疗效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观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6.4
字数 45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205.2007.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春娥 29 205 7.0 14.0
2 孙凤霞 44 370 10.0 18.0
3 李军祥 165 876 16.0 22.0
4 张厂 36 188 7.0 13.0
5 韩海啸 38 338 10.0 17.0
6 胡立明 18 46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457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解毒通络法
肝炎后肝硬化
临床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临床
双月刊
2095-6606
10-1157/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25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