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热源相互作用,提升对复合焊接复杂物理过程的认识程度,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采用CO2轴快流激光器和钨极氩弧焊机在3mm厚316L不锈钢板上进行了复合焊接试验研究.定义无量纲参数--复合焊接熔化效率增量δ来表征热源相互作用的变化.结合焊缝成形、等离子体形貌,通过δ半定量分析了激光、电弧热源间距和能量配比对热源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参数组合下,δ高达83.6%.其中,电弧对工件的预热作用能够提高激光能量的利用率,增强热源相互作用,但是激光-电弧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才是提高热源相互作用程度的关键机制.
推荐文章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
复合热源
焊接
机理
应用前景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应用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焊接设备
工业应用
应用前景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及等离子体模拟研究现状
激光-电弧复合
热源模型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激光诱导电弧耦合热源的构建及绿色焊接技术应用
激光诱导电弧
等离子体
激光“匙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热源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复合焊接 热源 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46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G456.7
字数 20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806.2007.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曾晓雁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44 2006 25.0 36.0
2 胡乾午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31 662 16.0 25.0
3 高明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3 354 12.0 18.0
4 严军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0 233 7.0 10.0
5 王福德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7 149 6.0 7.0
6 邓业平 3 7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69)
二级引证文献  (167)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3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6(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3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复合焊接
热源
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