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补给水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生态环境效应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划分了滨海河谷型、山间盆地(河谷)型、山前冲洪积平原(扇)型、冲积平原埋藏古河道型等四种地下水库类型,并对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和新增地下水开采量进行了评价.其中,在辽宁、山东沿海地区尚有宜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库址35处,总库容28.85×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60×108m3;有宜建山间盆地(河谷)型4处,总库容1.22×108m3,可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0.24×108m3.目前,区内已建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8处,新增地下水开采资源2.89×108m3,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滨海河谷等地区选择适宜地段,建设地下水库,对于缓解环渤海地区缺水、改善水质、防止海水入侵等均有重要现实意义.
推荐文章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环渤海
地下水资源
可持续开发利用
天山北麓中段拗陷带地下水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地下水库
干旱区
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岩溶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岩溶地区
暗河
地下水开发利用
苏锡常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浅层地下水
开采试验井
开发利用前景
苏锡常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环渤海地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前景
来源期刊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环渤海 地下水库 可行性 开发前景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P641|P641.8
字数 6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135.2007.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晓明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18 545 9.0 18.0
3 徐建国 26 252 9.0 15.0
4 杜东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 132 7.0 8.0
7 王卫东 9 146 8.0 9.0
8 杨齐青 8 135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渤海
地下水库
可行性
开发前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季刊
1672-4135
12-1353/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