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染料木素及其镧(Ⅲ)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发现: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在加入DNA后增大,而染料木素则降低;配合物使DNA-EB体系的荧光强度降低要明显强于染料木素;配合物相较于配体与DNA相互作用之后,其紫外光谱的减色效应以及红移现象均强于配体;配合物使DNA粘度的增加的程度也大于配体.结果显示,染料木素及其镧(Ⅲ)配合物都能与DNA发生插入结合作用,但配合物与DNA结合得更加紧密.抗肿瘤活性体外测试的结果表明,无论染料木素还是配合物对于筛选的瘤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配合物对瘤株的抑制强于配体.
推荐文章
染料木素及其钐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染料木素
钐(Ⅲ)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
新型铁系金属(M=Ni,Co)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金属(Ⅱ)配合物
邻菲罗啉
均三嗪
合成
DNA
作用模式
瓜环{Q[n]}与染料碱性嫩黄O相互作用的研究
瓜环
染料
碱性嫩黄O
包结配合物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平面配体
金属配合物
D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染料木素及其镧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染料木素 镧(Ⅲ)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0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13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14.33
字数 32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07.1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习 兰州大学医学院 61 491 12.0 19.0
2 唐宁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7 254 9.0 15.0
3 樊娟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8 8 1.0 2.0
4 赵建雄 兰州大学医学院 5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染料木素
镧(Ⅲ)配合物
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