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凤太矿田可划分为6条铅锌(铜)成矿带,主要成矿规律为:铅锌矿体受地层控制,矿体主要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接触界面附近;铅锌矿体受紧闭背斜控制,矿体一般产于背斜的转折端部位及其翼部附近;背斜的倾伏部位和背斜轴向发生变化的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硅质岩发育部位铅锌矿化较好;地层产状发生变化或揉皱发育的部位是成矿有利部位;北东向断层在破坏矿体的同时又对矿体具有一定的富集作用.目前要取得凤太矿田新的找矿突破,笔者认为应以凤太矿田隐伏背斜所在的二里河铅锌矿区和东塘子铅锌矿区为切入点,采用地、物、化相结合的立体综合找矿方法,反复总结实践,探索隐伏找矿规律,优选找矿靶区,圈定找矿靶位,大胆探索验证,方能取得凤太矿田新的找矿突破.
推荐文章
银山矿田外围找矿方向
银山矿田
外围找矿
Z型探矿模式
凤太矿集区金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金、铅锌矿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方向
凤太矿集区
粤北下庄铀矿田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下庄铀矿田
成矿作用
三位一体
交点型
凤-太矿田大型铅锌矿床勘查靶区及其找矿思路
铅锌矿床
勘查靶区
成矿条件
找矿思路
凤太矿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西凤太矿田铅锌成矿规律及新的找矿突破点
来源期刊 西北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凤太矿田 找矿历程 成矿规律 探索验证 找矿突破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2
字数 43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48.2007.z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永勤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6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8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凤太矿田
找矿历程
成矿规律
探索验证
找矿突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地质
季刊
1009-6248
61-1149/P
16开
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
52-285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80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