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打通思想史与政治史的界线,以"科际整合"的研究方法,把朱熹思想的研究推向一新的视域.余先生提出了许多极富挑战性与启发性的问题与看法,其中,南宋之为"后王安石时代"的提法,对南宋政治及朱熹思想与南宋政争或党争关系的研究,实具全局性的意义.本文是对余先生研究的回应.认为:南宋时代的政争--党争始于"绍兴学禁".斗争的主线,不仅高宗绍兴时期是围绕"和议"与"恢复"这一"国是"进行的,孝宗时期实际上亦是如此,不过或明或暗罢了."庆元党禁"则是一种权力斗争,不具"国是"的路线斗争性质,也不具改革与反改革的性质.以朱熹、张栻为核心的"道学"集团,始终坚持反"和议",主"恢复",高举复君父之仇的三纲大义,故反功利之说、反王安石思想,成为其"内圣外王"之一体两面,亦成为南宋思想斗争的主线."后王安石时代",在本文看来,是意谓反王安石思想的斗争,贯穿于整个南宋时期.从学派与政争的关系看,"绍兴学禁"关系到南宋整个时期的学派、学术与政争,它不仅凸显道学内圣与外王之一体两面性格,也成为整个南宋政派与学派斗争的新起点.因此,"绍兴学禁"不必与北宋之党争划在一起,而应看作南宋党争、政争的开始阶段.孝宗时期则是它的继续,是第二个阶段.对"绍兴学禁"的深入分析,不仅可以澄清和加深对程朱道学性格的了解,也可以加深对南宋政争与学派内在关系的了解.余先生对"绍兴学禁"未加大的注意.沈松勤先生的<南宋文人与党争>对"绍兴和议"与"绍兴党禁"虽有专节论述,但未集中论述学派与政争--特别是程学之"内圣外王"性格与政争的关系,亦未论述其对南宋整个时代之政争所具有的意义.
推荐文章
格物致知与宋代中医的辨证施治*
宋代
格物致知
中医
辨证施治
宋代政府禁巫兴医的意义
巫术活动
宋代
禁巫兴医
再探日本名僧空海与绍兴的历史渊源
空海
绍兴
书法
王羲之
朱千乘
从宋农事诗析宋代蚕桑业
宋代
农事诗
蚕桑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宋代的学派与政派——从"绍兴学禁"到"庆元党禁"
来源期刊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绍兴学禁 庆元党禁 学派 政派 政争 和议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专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
页数 12页 分类号 K244.05
字数 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219.2007.03.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绍兴学禁
庆元党禁
学派
政派
政争
和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月刊
1673-2219
43-1459/Z
大16开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33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365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