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栓用微导管溶栓治疗的时间、方法及后处理,以提高脑血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本组16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血栓形成5例,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8例,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3例.从发现症状到溶栓治疗时间:10 min 1例,4 h 1例,6 h 7例,8 h 5例,22 h 2例.全组均经CT证实无脑出血;行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血栓部位,将微导管超选择插入靶动脉内,采用接触+贯穿法溶栓.尿激酶用量最大者60万U,最小35万U.结果 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13例,其中11例血栓完全溶解,肌力从0级升至Ⅳ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预后良好;2例血栓不全溶解,动脉造影复查显示:靶动脉通畅70%,三天后肌力从0级升至Ⅱ级.3例椎基底动脉溶栓后造影显示:2例血栓完全溶解,1例血管复通40%;3例中,1例预后良好,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①溶栓时间越早越好,如果能在超梗死期开始溶栓其预后是良好的.②接触+贯穿法溶栓,可加速血栓溶解,缩短脑细胞的缺血时间,提高溶栓效果,同时可明显减少尿激酶的用量.
推荐文章
六虫溶栓胶囊治疗脑血栓形成126例临床观察
脑血栓形成
六虫溶栓胶囊
维脑路通
经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附16例报告)
尿激酶
血栓性静脉炎
经导管插入术,外周
rt-PA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缺氧缺血,脑
颅内栓塞和血栓形成
纤维蛋白溶解药
治疗结果
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5例的治疗体会
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
尿激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血栓的微导管溶栓治疗——附16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栓 微导管 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2|R815
字数 3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475.2007.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崇建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4 2 1.0 1.0
2 阎小纺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3 2 1.0 1.0
3 乔英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放射科 10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栓
微导管
动脉内溶栓
尿激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月刊
1672-8475
11-521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80-220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28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