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LiCoO_2由于易于合成及稳定的循环性能一直是商业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主导,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容量较低和Co的毒性污染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发展。研究发现正极材料Li[Mn_(1-x-y)Ni_xCo_y]O_2由于电化学性能稳定、放电容量高、放电倍率好、放电电压范围宽和安全性好,已成为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新的研究热点。实践证明合成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且合成材料的颗粒尺寸及形貌影响其充放电容量和电池安全性。球形颗粒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分散性和高的振实密度,是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对此合成了颗粒均匀、球形形貌的Li[Mn_(1-x-y)Ni_xCo_y]O_2正极材料。以MnSO_4·4H_2O,NiSO_4·6H_2O,CoSO_4·7H_2O和NH_4HCO_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通过控制反应搅拌速度、反应液滴加速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NH_4HCO_3浓度,成功合成了两种不同粒径球形前驱体[Ni_(0.2-x)Co_(0.4)Mn_(0.4+x)]CO_3(x=0;x=0.05)。在空气气氛中合成得到的球形前驱体与LiOH在800℃煅烧24小时,得到了粒径均匀的L...
推荐文章
制备方法对Li_(1.2)Ni_(0.17)Co_(0.07)Mn_(0.56)O_2富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Li1.2Ni0.17Co0.07Mn0.56O2
喷雾干燥法
共沉淀法
固相法
层状结构Li[Ni,Co,Mn]O2正极材料制备与改性研究进展
Li[Ni,Co,Mn]O2
层状结构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Mg2+掺杂对Li1.2Mn0.6Ni0.2O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燃烧合成
掺杂
电化学性能
Li3PO4掺杂的Li(Ni0.5Co0.2Mn0.3)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流变相法合成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流变相反应
合成
Li3PO4
掺杂
Li(Ni0.5Co0.2Mn0.3)O2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球形正极材料Li[Ni_(0.2-x)Co_(0.4)Mn_(0.4+x)]O_2的制备及表征
来源期刊 功能材料信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电池 共沉淀 球形 合成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2页 分类号 TM911.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涛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53 157 8.0 11.0
2 唐秀花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4 6 2.0 2.0
3 刘宗怀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0 107 4.0 10.0
4 范丽虹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 0 0.0 0.0
5 韩银凤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电池
共沉淀
球形
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材料信息
双月刊
32开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嘉德大道8号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0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1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