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沉积学家Pettijohn和Potter曾经将形成原生沉积构造的地质作用划分为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形作用.在沉积期间和沉积之后到沉积物还未固结之前由上述作用所产生的沉积构造被定义为"原生沉积构造",包括各种类型的层理、层面上的各种作用痕迹以及各种变形现象.在该分类之中,叠层石被定义为突出沉积面的正生长构造,这种构造由微生物与同沉积胶结作用共同构建而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沉积学家们越来越认识到除了叠层石以外,微生物还会形成一种并不突出于底层面的原生沉积构造,并被认为是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与各种物理作用营力共同作用的产物.这些作用营力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变形作用.该类沉积构造被定义为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并被归为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正如叠层石主要产在前寒武纪以及显生宙未受到后生动物强烈改造的浅水环境中一样,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也主要发育在前寒武纪,以及显生宙的一些未受到后生动物强烈改造的潮坪和潟湖等环境之中.因此,该类沉积构造(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的研究,对于前寒武纪沉积环境重塑具有重要意义.燕山地区元古界串岭沟组和大红峪组碎屑岩中的变余波痕、皱饰构造和纺锤状裂缝,是碎屑岩中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的代表;高于庄组第三段非叠层石碳酸盐岩(以灰岩为主)层面上发育大型皱饰构造和变余波痕,是碳酸盐岩中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的代表.这些沉积构造的发现和初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推荐文章
微生物来源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多糖
微生物
药用
生物活性
茶树根际微生物研究进展
根际微生物
生态功能
研究方法
多样性
茶树
多种微生物复合的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多种微生物
微生态制剂
进展
微生物来源的环肽研究进展
环肽
微生物
生物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研究进展综述
来源期刊 古地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生物 原生沉积构造 研究进展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367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12.2
字数 12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505.2007.04.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9)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321)
二级引证文献  (469)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3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2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2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4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3)
2015(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6(6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17(6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9)
2018(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9(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
原生沉积构造
研究进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地理学报
双月刊
1671-1505
11-4678/P
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2-73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933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