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陆内构造变形主要始于晚二叠世中国北方进入后海西地台发展时期.印支期末以至喜马拉雅期,随着特提斯洋的关闭,大陆范围也随即向中国南方和青藏地区增生和扩展.中国的陆内构造变形从后海西地台形成的准平原化阶段即已开始.但规模巨大的变形则发生于燕山构造旋回中期和喜马拉雅旋回.陆内构造变形的规模可分两个等级:一是覆盖整个中国大陆的,另一是局部的.前者两次改变了中国构造-地貌的整体面貌;后者则表现为造山、造盆和微陆块纵向或横向的逃逸,以及由此引起的造山或造盆.根据中国陆内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背景演化的关系分析认为,中国陆内构造变形主要是由周边洲级规模板块运动引起的,同时,随着地壳上部构造变形引发的地壳或岩石圈均衡调整,则使地下深处产生相应的构造响应.
推荐文章
化学地球动力学
地球动力学
地球化学
板块构造
壳幔相互作用
化学结构
固体地球
中国及邻近陆域海域地球内部三维结构及动力学研究
中国及邻近陆域海域
地球圈层三维模型
地球深部动力学
岩石圈热-流变结构与大陆动力学
大陆岩石圈
横向非均质性
热-流变学结构
大陆动力学
非线性地球化学动力学
非线性现象
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动力学
地球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说中国陆内构造变形和其地球动力学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中国陆内构造变形 陆内造原 陆内造阶 陆内造山 陆内造盆 微陆块纵向和横向逃逸
年,卷(期) 200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8-1506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
字数 92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01-5717.2007.1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靳久强 31 607 13.0 24.0
2 赵重远 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10 280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14)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陆内构造变形
陆内造原
陆内造阶
陆内造山
陆内造盆
微陆块纵向和横向逃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