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高含水期油藏与中低含水期油藏相比,剩余油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常规的剩余油潜力分布定量化表征方法在高含水期不再适用.考虑到剩余油分流能力与含水饱和度之间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分布定量化表征的新概念--优势潜力丰度.分析了胜坨油田坨七断块顶部油藏沙二段8~10砂层组高含水期剩余油优势潜力分布规律,在剩余油可采储量丰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部位的优势潜力丰度最大相差达10倍,有效地突出了剩余油优势潜力部位,明确了剩余油的挖潜方向.
推荐文章
老区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高含水
剩余油分布
相对渗透率
流度系数
有效厚度
非均质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油
流动单元
剩余油饱和度
沉积微相
微构造
提高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与开采对策研究
中高含水期
数值模拟方法
井-地ERT技术
剩余油
一种定量描述储层剩余油的新方法
剩余油
分布
开发后期
方法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表征新方法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含水期 剩余油 分流能力 相对渗透率 优势潜力丰度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41
字数 28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603.2007.06.03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2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06)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2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含水期
剩余油
分流能力
相对渗透率
优势潜力丰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