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轻度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前后小气道和弥散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临床上疑为哮喘的患者(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咳嗽,胸片正常,基础肺功能在正常范围)行BPT,BPT阳性者为哮喘组,BPT阴性者为对照组.于BPT前后进行肺容量、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检查,比较哮喘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1)激发前,哮喘组和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秒率(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和残气量/肺总量(RV/TL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激发后,哮喘组FEV1/FVC和FV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均<0.01),而FRC%(P<0.05),RV%(P<0.01)和RV/TLC(P<0.01)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哮喘组激发前后FEV1/FVC和FVC%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TLC%,RV%和RV/TLC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激发前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P<0.05)、在7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75%)(P<0.01)、在50%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50%)(P<0.05)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激发后上述指标及在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max25%)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1).哮喘组激发前后FEF25%-75%,(V)max75%,(V)max50%和(V)max25%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3)激发前后哮喘组和对照组一氧化碳弥散功能无显著差异.结论 轻度哮喘患者BPT前肺功能虽然在正常范围,但小气道功能较气道反应性正常患者降低;BPT后存在大气道和小气道功能障碍,弥散功能正常.
推荐文章
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特点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小气道功能障碍
支气管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与小气道功能的相关分析
小气道功能
支气管激发试验
关系
临床分析
百令胶囊辅治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大小气道功能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
百令胶囊
支气管舒张试验
小气道功能
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 危险因素分析
哮喘
呼吸道疾病
危险因素
ROC曲线
小气道功能障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轻度哮喘患者在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小气道功能及弥散功能的改变
来源期刊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 弥散功能 小气道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支气管哮喘与气道炎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205.2007.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亚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124 1553 20.0 34.0
2 姚婉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193 3042 30.0 45.0
3 梁岩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10 237 7.0 10.0
4 柳晓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 8 194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7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支气管激发试验
弥散功能
小气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双月刊
1671-6205
51-1631/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62-246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