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后的肠道是否引起T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类型改变,从而影响肠上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功能.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7);I/R模型组(n=7);假手术组(n=7).I/R模型组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夹闭60 min、再灌注24 h,取其回肠.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来分析CD4+ T细胞、CD40、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模型组大鼠回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CD4、IFNγ和CD40表达明显增加,而IL-4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CD4+T细胞的激活并进一步向产生IFN-γ的Th1分化有关,而CD4+T细胞的活化可能与CD40信号途径的激活有关.
推荐文章
CD4+T细胞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大鼠
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CD4+T细胞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
再灌注损伤
肝脏
细胞凋亡
肠缺血再灌注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凋亡与肺损伤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凋亡
肺损伤
CHOP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肾脏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CHOP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D4+T细胞的激活及其与肠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武警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干扰素γ 白介素4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上皮细胞 CD40 CD4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8-610,封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92.7
字数 29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594.2007.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豪 36 105 6.0 7.0
2 刘建春 16 61 5.0 7.0
3 张英 13 50 5.0 6.0
4 王京 22 73 5.0 7.0
5 翟丽 2 6 1.0 2.0
6 于华 9 3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扰素γ
白介素4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上皮细胞
CD40
CD4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警医学
月刊
1004-3594
11-3002/R
大16开
北京永定路69号
82-441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8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