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物相分析结果,研究了电炉渣含铜损失的主要形态,并根据金隆历年生产数据及理论分析影响渣含铜的主要因素,着重研究Fe3O4和Fe/SiO2对渣含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及国内外厂家生产经验,提出了氧势梯度熔炼生产技术及一系列有利于降低渣含铜的生产控制方式.
推荐文章
降低电炉渣含铜生产实践
硫化
还原
贫化电炉
渣含铜
还原剂
渣型
电炉渣回收铜技术的生产实践
电炉渣
转炉渣
半自磨机
旋流器
铜回收率
铜冶炼沉降电炉渣与转炉渣混合选铜工艺探索
铜冶炼
澳斯麦特熔炼
沉降电炉
电炉渣
转炉渣
混合选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降低电炉渣含铜研究
来源期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渣含铜 Fe/SiO2 Fe3O4 氧势梯度熔炼法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第五届中国闪速熔炼技术研讨会论文专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F811
字数 39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545.2007.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安明 16 91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6)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渣含铜
Fe/SiO2
Fe3O4
氧势梯度熔炼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月刊
1007-7545
11-1841/TF
大16开
北京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3号楼
2-464
194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51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