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目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试验数据少、较难应用传统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现状,将灰关联分析方法引入到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和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中,分析了各关联因素的相关性,得出各可能影响因素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结果表明,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影响最大的是预应力钢丝面积、有效预应力、预制梁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等级,其次是叠合层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等级,影响最小的因素是叠合特征参数.
推荐文章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全过程滞回分析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
低周反复荷载
非线性
滞回曲线
数值计算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配筋的研究
无粘结预应力
极限应力
屈服强度
裂缝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
活性粉末
混凝土
叠合梁
受弯性能
刚度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爆炸力学
抗冲击性能
试验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梁
动力特性
落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变形灰关联分析
来源期刊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梁 变形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378.8
字数 4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0679.2007.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见曙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175 3552 30.0 55.0
2 邹黎琼 8 27 3.0 5.0
3 郭智刚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2 9 1.0 2.0
4 陈兴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叠合梁
变形
灰色系统
关联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季刊
2096-3270
32-1873/N
大16开
江苏省苏州市科锐路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7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84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