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和整合素β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TMA)作为实验平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52例SACC和11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二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CC组织中ESM-1表达较涎腺"正常"组织显著增强(P<0.01);整合素β1表达较涎腺"正常"组织显著增强(P<0.0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侵犯神经呈正相关(P<0.05);SACC组织ESM-1和整合素β1 mR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72,P<0.01).结论 SACC组织中ESM-1和整合素β1的表达上调,二者可能相互协同,共同参与了SACC的发生和发展.
推荐文章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腺样囊性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神经周围侵袭
免疫组织化学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化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涎腺腺样囊性癌中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整合素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整合素β1 免疫组化 原位分子杂交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R392.3
字数 35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6194.2007.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强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219 1824 20.0 31.0
2 杨枫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96 822 14.0 22.0
3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03 520 11.0 15.0
4 董蕾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系 15 25 3.0 4.0
5 丁向东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19 151 8.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涎腺腺样囊性癌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整合素β1
免疫组化
原位分子杂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月刊
1004-6194
12-1196/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6-7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6
总下载数(次)
8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