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核动力工程       
摘要:
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制备高温气冷堆嬗变Pu惰性元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注凝成型工艺制备ZrO2陶瓷微球作为基体,经过低温烧结获得多孔微球;用U代替Pu进行浸渍后,再经过高温烧结获得致密的陶瓷微球;基体中的U含最基本稳定在10%左右.采用与10MW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包覆颗粒相同的制备工艺,在ZrO2/U复合微球表面依次沉积疏松热解炭、致密热解炭、SiC和外致密热解炭,制备出包覆型嬗变燃料颗粒.
推荐文章
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发展前景
高温气冷堆
燃料元件
包覆燃料颗粒
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的自由铀含量
10MW高温气冷堆
燃料元件
包覆燃料颗粒
自由铀含量
燃烧一浸取法
10 MW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制造
高温气冷堆
球形燃料元件
准等静压
10 MW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辐照后检验
高温气冷堆
球形燃料元件
包覆燃料颗粒
辐照考验
辐照后检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温堆嬗变Pu燃料元件的制备
来源期刊 核动力工程 学科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 嬗变 氧化锆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燃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L62|TL67|TL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0926.2007.z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彤祥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51 422 12.0 18.0
2 郭文利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24 98 6.0 9.0
3 郝少昌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13 45 3.0 6.0
4 赵兴宇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11 42 3.0 6.0
5 李承亮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4 3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温气冷堆
嬗变
氧化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动力工程
双月刊
0258-0926
51-1158/TL
大16开
198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2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3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