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动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森林的形状要依随地形和植被格局中的视觉力,在凹处和山谷处被引导向上,在凸处和山脊处被牵引向下;森林规模要呼应相邻地带的景观规模,从山谷和山麓到高处和山顶的规模要逐渐变大,不同景观要素之间可按"三分之一"法则进行配置;森林设计要寓多样于统一,维护并促进场所精神.文中详细介绍了该设计理论的起源、具体内容、操作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因势、体宜、巧借"等原则,可作为我国风景林景观设计的指导方针.
推荐文章
简要回顾英国的景观设计
英国
景观设计
造园
自然主义
风景式
森林公园景观节能设计与实现
森林公园
景观节能
金刚石方格算法
三维地形
剔除技术
递归函数
中国本土森林康养景观设计理论的提出与思考
森林康养
景观设计
历史文化
设计理论
我国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森林
公园景观
规划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英国的森林景观主动设计途径理论与技术
来源期刊 世界林业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森林景观 视觉设计 风景林 主动设计途径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各国林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5.13
字数 62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241.2007.02.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黎明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4 3347 34.0 49.0
2 郝小飞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247 6.0 8.0
3 李效文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363 9.0 11.0
4 康树珍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6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森林景观
视觉设计
风景林
主动设计途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林业研究
双月刊
1001-4241
11-2080/S
16开
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18-129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7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77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