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水土流失是黄河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强化对该区的治理是减少入黄泥沙,特别是粗泥沙,效果最为明显,通过综合治理,在减少入黄泥沙的同时,也必然要减少入黄水量.但应看到,因减少了入黄泥沙,特别是粗泥沙,也会减轻下游河床淤积,因而减少了为维持下游"河床不抬高"而消耗的输沙用水量.研究表明,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治理程度越高,所节约的输沙水也越多.可以说,加强该区治理,可间接为黄河"增加"水资源.
推荐文章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生态建设管理的探讨和建议
多沙粗沙区
水土保持
工程管理
陕北地区淤地坝建设对项目区及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水资源总量
淤地过程耗水量
蒸发损失量
死库容拦水量
基于RS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GIS
遥感
多沙粗沙区
土地利用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治理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多沙粗沙区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治理 减沙 增水 黄河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32.5|P333.4
字数 39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7.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建华 5 34 4.0 5.0
2 高亚军 2 14 2.0 2.0
3 李晓宇 2 18 2.0 2.0
4 唱彤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3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沙粗沙区
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治理
减沙
增水
黄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