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了揭示临床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少(罕)见模式客观存在的规律,探讨和分析了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全阳性模式病例的临床转归情况以及血清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趋势.方法 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对象,用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同步检测不同时段血清HBVDNA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血清学标志物,并进行血清肝功能酶学指标的动态跟踪.结果 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段内,HBVM持续稳定在全阳性模式不变,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福隆)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早期应答虽不明显,但治疗至5个月后,随着病毒的阴转,HBeAg和HBeAb也逐步阴转,肝功能酶学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但HBsAg与HBsAb仍同时保留阳性.结论 HBVM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中可呈现不同模式的组合,而不能简单的用"大三阳"、"小三阳"或15阳性等模式进行解释,应动态观察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以及编码的变化,有利于对乙型肝炎的诊治和疗效评估.
推荐文章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 DNA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关系--附950例分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之间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原
HBV血清标志物
不同免疫检测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
免疫检测法
血清学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三种方法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评价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学标志物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电化学发光法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全阳性模式一例分析及随访
来源期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18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695.2007.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学忠 54 289 9.0 13.0
2 林佩佩 15 58 5.0 7.0
3 周平 16 43 4.0 6.0
4 黄绍光 4 13 2.0 3.0
5 陈晓飞 18 6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HBV)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半月刊
1671-4695
11-474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80-494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4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905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