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近端骨缺损的植骨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23例(42膝)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修复胫骨近端骨缺损,男5例(9膝),女18例(33膝).骨关节炎19例(35膝),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4膝),大骨节病1例(2膝),关节结核l例(1膝).非包容型骨缺损22例40膝,包容型骨缺损1例2膝.参照Engh&Parks分类法,T1级5膝,T2级33膝,T3级4膝.自体髂骨2例3膝,1例2膝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包容型,为T2级,骨移植起填充作用;另1例1膝为左膝骨关节炎,非包容型,为T3级.异体冷冻骨1例1膝为膝关节结核,同时股骨外髁和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为T3级,行大块骨移植,螺钉固定.自体股骨内髁加异体冻干骨移植修复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1例1膝,为T3级.其余19例37膝均为自体股骨内髁或胫骨外侧平台修整后移植,修复胫骨内侧平台骨缺损,其中螺钉固定14膝.结果 术后随访38.2(3~56)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有内或外翻畸形和屈曲挛缩畸形,术后畸形得到矫正,疼痛消失;3个月后均可弃拐行走,生活可以自理.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5.3(10~26)分提高到术后86(79~95)分.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74.4°(0°~90°)提高到术后109.4°(80°~135°).1例于术后3年死于心肺功能衰竭.术后X线复查1年以上者20例(39膝),胫股角为5°~7°,平均6.4°.结论 骨移植尤其是自体骨移植在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可以恢复胫骨近端的完整性,为胫骨假体提供初始稳定性,具有简便、实用、经济实惠等优点;可以保留足够的骨量,为以后的翻修提供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