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旨在遏制草原退化,实地调研结果表明,退牧还草工程不但初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牧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牧民的收入.但存在实施区域不平衡、配套资金落实难、后续产业开发滞后三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措施:1)加强对退牧还草生态、社会效益的宣传,大力推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三项基本制度";2)增加退牧还草工程配套项目建设;3)降低地方配套资金比例;4)后续产业的开发务必围绕草原环境的可持续利用;5)加大配套工程建设力度,确保退牧还草效果的巩固;6)提高饲料粮补助和变现标准;7)增加退牧还草项目建设内容;8)建立生态补偿机制;9)安排实施已垦草原退耕还草项目;10)加大牧民定居点建设力度,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11)争取实施草原湿地保护项目;12)加强草原监理和草原防火体系建设.
推荐文章
酒泉市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退牧还草
工程
效果
问题
甘肃省退牧还草工程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
退牧还草
监测与管理
信息系统
玛曲县草地退牧还草工程效果评价
玛曲县
草地
退牧还草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肃省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绩效、存在问题和对策
来源期刊 草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肃 退牧还草工程 成效 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草地资源与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8
字数 7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629.2007.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自治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74 1906 27.0 40.0
2 李发弟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178 1869 22.0 32.0
3 高新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218 1963 24.0 32.0
4 龙瑞军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102 4226 38.0 62.0
5 李文卿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8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296)
二级引证文献  (33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2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1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2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6(6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7(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8(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9(5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20(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肃
退牧还草工程
成效
可持续发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草业科学
月刊
1001-0629
62-1069/S
大16开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54-51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9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750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