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膜侧冬麦是小麦栽培技术上的一项创新技术,具有极显著的增产、保水、增温效应,对其土壤水分温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作用,大量研究都集中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水分温度的变化,对膜侧冬麦种植这一种方式的不同水分温度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其水分温度的研究,初步得出:膜侧土壤水分平均比膜内增加9.1%,膜侧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各层次土壤含水量都高于膜内,0~20 cm膜侧和膜内土壤水分变化最大;土壤水分不同层次的日变化变化幅度总体趋势为膜侧大于膜上,膜上、膜侧峰值几乎同时出现在20:00,最低值膜侧14:00,膜上比膜侧稍提前.膜上不同层次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膜侧,膜上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膜侧,浅层的日变化幅度大于深层的,膜上膜侧温度日变化得出最低温度同时出现在8:00,最高温度膜上15 cm比膜侧提前2 h达到.
推荐文章
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膜下滴灌
棉花
土壤水分
土壤类型
河流故道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初探
河流故道
土壤水分
变化规律
毛乌素沙地西南缘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研究
毛乌素沙地
土壤水分
植物群落
时空变化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空间变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膜侧冬麦土壤水分温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节水灌溉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膜侧冬麦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时空变化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
字数 35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4929.2007.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立国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59 594 11.0 22.0
2 蒋齐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84 960 17.0 25.0
3 李生宝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59 729 14.0 23.0
4 袁汉民 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 20 221 9.0 14.0
5 徐华军 宁夏大学农学院 8 177 7.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9)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膜侧冬麦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时空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节水灌溉
月刊
1007-4929
42-1420/TV
大16开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38-17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34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