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激光诱导荧光(PLIF)和照相等方法研究了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燃烧特性.研究了空气、燃料旋流强度及它们相互配合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燃料空气反向旋流情况中在扩张段出口上方具有较高的OH浓度,说明这种流动组织方式加强了初始阶段的混合,强化了化学反应,从而有利于燃烧的稳定;在所实验的范围内,强化空气旋流和燃料旋流都起到稳定燃烧的作用;在燃料和空气出口附加扩张段能起到稳定火焰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扩张段张角对火焰形态影响较大,扩张段张角小,火焰细长,扩张段张角大,火焰粗壮.
推荐文章
合成气纯氧高压预混湍流火焰结构研究
合成气
预混湍流火焰
湍流火焰速率
高压
气流入口条件对低旋流燃烧火焰稳定性的影响
低旋流燃烧
自相似特性
火焰锋面
回火
低旋流CH4/H2火焰的燃烧特性及稳定性机制研究
低旋流燃烧
火焰特性
稳定机制
旋流数
合成气预混层流火焰结构的实验和数值研究
合成气
OH-PLIF方法
STAR-CD模拟
OH基
稀释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合成气稀释旋流扩散火焰稳定性研究
来源期刊 燃气轮机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合成气 稀释,旋流扩散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计算与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4
页数 6页 分类号 V231.2+6
字数 44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2889.2007.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生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2 王岳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3 张哲巅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4 穆克进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5 惠鑫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6 张文兴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7 杨伟鹏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8 肖云汉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合成气
稀释,旋流扩散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气轮机技术
季刊
1009-2889
32-1393/TK
大16开
江苏南京市中央北路80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