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找出较优的红景天苷初步纯化的方法.以纯化后样品的红景天苷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酸铅沉淀法正交实验和乙醇沉淀法正交实验,确定较优化的工艺参数.1.乙酸铅沉淀法的最佳方案即乙酸铅浓度为5%,沉淀时间为50min,温度为4℃,红景天苷含量为7.58%;2.乙醇沉淀法的最佳方案即乙醇浓度为70%,沉淀时间为24h,温度为4℃,红景天苷含量为20.69%.结论醇沉法和乙酸铅沉淀法均能提高红景天苷的纯度,醇沉法优于乙酸铅沉淀法.
推荐文章
高山红景天花粉形态观察
高山红景天
花粉
扫描电镜
高山红景天毛状根培养的研究
高山红景天
毛状根
红景天甙
Ri质粒
光强和光质对野外栽培高山红景天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
高山红景天
光强和光质
生物量
红景天甙含量
温室栽培光强和光质对高山红景天生物量和红景天甙含量的影响
高山红景天
光强和光质
生物量
叶绿素含量
红景天甙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山红景天苷的初步纯化
来源期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数学
关键词 红景天苷 乙酸铅沉淀 醇沉 纯化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O156.7
字数 1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549.2007.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先铃 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31 104 6.0 7.0
2 雷大利 1 2 1.0 1.0
3 黎昌华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0)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景天苷
乙酸铅沉淀
醇沉
纯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549
51-1687/N
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37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