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科源玉6号是采用优质自交系616与大穗型新自交系X224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在四川省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对照川单13增产8.7%,平均产量达7 960 kg/hm2,最高产量达到10 570 kg/hm2.该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中抗,品质达到优质蛋白、优质赖氨酸标准.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科源玉6号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和品质佳的大穗型新品种.
推荐文章
杂交玉米新品种Q玉7号的选育
玉米杂交种
Q玉7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制种技术
合玉6号玉米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
玉米
新品种
合玉6号
选育
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敦玉758
玉米
敦玉758
绿色
优质
高产
新品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科源玉6号选育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科源玉6号 品种选育 农艺性状
年,卷(期) 2007,(z1)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3.035.1
字数 2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07.z1.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桂容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32 265 9.0 15.0
2 徐利远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35 308 12.0 16.0
3 杜文平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36 285 10.0 15.0
4 王一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8 34 4.0 5.0
5 周家华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4 8 1.0 2.0
6 彭朝云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1 0 0.0 0.0
7 钟昌松 四川省农科院生核所 8 92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22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科源玉6号
品种选育
农艺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