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纳米科学的研究对象已从早期的Ⅱ-Ⅵ族半导体体系、碳簇和碳管体系拓展到了包括主族元素化合物、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贵金属及其合金,以及镧系元素化合物等更为丰富的体系,研究的方法也从早期的溶液相合成拓展到多相合成、模板法合成,以及仿生合成等复杂方法,研究目的也从单纯的材料纳米化转为以功能和器件为导向的合成和组装,并且更加注重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和表界面的控制,以及在催化、信息、生命等领域的的应用。显然,无机合成化学已成为纳米材料和器件制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业已证明,溶液法不仅具有纳米材料在合成中的可控性,而且具有工业化开发和生产前景。以近年来稀土功能材料体系的控制合成为例,阐述纳米或介观材料溶液法合成中有关前驱物选择、晶粒成核和生长控制、材料尺寸、结构、表面和晶面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讨论稀土功能纳米材料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
推荐文章
碳纳米环:生长机理、可控合成、性质和应用
碳纳米环
环状材料
碳材料
自组装
模板法
化学气相沉积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一维锗酸盐纳米材料
合成
应用
纳米磷酸锌的可控合成
磷酸锌
纳米颗粒
可控合成
三维分级结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二氧化钛
纳米材料
三维分级结构
电化学
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应用
来源期刊 功能材料信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溶液法 可控合成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页数 1页 分类号 TB3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纯华 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51 982 20.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材料
溶液法
可控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功能材料信息
双月刊
32开
重庆市北碚区蔡家岗镇嘉德大道8号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0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1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