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5℃时,绘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水体系在不同R值(水和SDS的摩尔比)时的相图,得出该体系能形成W/O微乳液的配比为:正丁醇的质量分数在25%~60%,正庚烷的质量分数在0~80%.该体系在室温下能够形成较大范围的W/O单相微乳液区,R值对微乳区的面积和所在的位置无太大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曲线讨论了加水稀释过程中,体系由W/O型→双连续型→棒状液晶→层状液晶→双连续型→O/W型的微观结构转变.采用稀释法求得其W/O型微乳液体系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体系的水内核半径Rw在讨论的范围内随VH2O、R值的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增加,自由能-△GOc→i降低,对微乳液体系的稳定不利;含水量越低,越有利于微乳液的形成和稳定.
推荐文章
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环已烷/水微乳液性质研究
微乳液
电导率
活化能
结构参数
自由能
酸碱性对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煤油-水微乳液体系的影响
十二烷基硫酸钠
正丁醇
煤油
微乳液
酸碱性
相转变
吩噻嗪在十二烷基硫酸钠/苯甲醇/水微乳液中的定位
循环伏安
荧光猝灭
吩噻嗪
微乳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十二烷基硫酸钠/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日用化学工业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结构参数 稀释法 电导率
年,卷(期) 2007,(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423.11|O648
字数 43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803.2007.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朝平 贵州大学化学系 62 545 13.0 20.0
2 冯建 贵州大学化学系 4 3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3)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结构参数
稀释法
电导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日用化学工业
月刊
1001-1803
14-1320/TQ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文源巷34号
2-328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77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25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