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单端法是行波测距研究的热点,但第2个浪涌波头的辨识因非故障线路及故障对端母线的存在变得困难.为此藉助故障行波线模与零模波速的差异提出一种区分故障半程内外的辅助判据.反向行波虽能有效抑制相邻非故障线路行波折射的影响,但仅基于极性比较的方法并不能准确地辨识出第2个电压行波,故考虑电压行波在实际变电站母线杂散电容处的传播特性,即电压行波在杂散电容处的初始反射系数恒为负的结果而利用第2个反向行波相对极性进行波头辨识.理论分析和实际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受线路两端母线类型影响,对单端行波测距法的有效实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推荐文章
开关电容电路中杂散电容的等效分析及建模
开关电容电路
杂散电容
等效分析
四端口网络模型
直流输电换流阀杂散电容和冲击电压分布的计算
高压直流输电
换流阀
杂散电容
电压分布
杂散电容对EVT传感性能影响研究
EVT
杂散电容
数学模型
传感特性
杂散电容对EVT传感性能影响研究
EVT
杂散电容
数学模型
传感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计及模速差异与杂散电容的反向行波辨识
来源期刊 高电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母线杂散电容 模速差异 波头极性
年,卷(期) 2007,(9) 所属期刊栏目 电网运行与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711|TM773
字数 36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6520.2007.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青山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09 1217 18.0 29.0
2 唐国庆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54 6093 43.0 73.0
3 陈锦根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4 74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40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反向行波
母线杂散电容
模速差异
波头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电压技术
月刊
1003-6520
42-1239/TM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43号武汉高压研究所
38-2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89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1812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