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计算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棵间蒸发量,以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叶面积指数、地表秸秆覆盖率、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等参数为自变量,日棵间蒸发量为因变量的4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日棵间蒸发因素强弱顺序依次是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及地表秸秆覆盖率,并建立了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蒸发积分模型.
推荐文章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影响蒸发量因素的试验研究
日棵间蒸发量
地表覆盖率
保护性耕作
拟合函数
单作与间作的棵间蒸发量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河西走廊
绿洲灌区
耗水量
棵间蒸发量
土壤含水量
叶面积指数
土壤温度
小麦玉米间作
麦棉套作方式下小麦棵间蒸发量研究
冬小麦
套作
棵间蒸发
耗水量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保护性耕作
旱地
双序列轮作
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WU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棵间蒸发量模型初探
来源期刊 农机化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蒸发模型 理论研究 保护性耕作 棵间蒸发量 回归方程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62.5|S11+4
字数 4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88X.2007.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立晶 30 459 10.0 21.0
2 狄明利 7 54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4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基础科学
蒸发模型
理论研究
保护性耕作
棵间蒸发量
回归方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机化研究
月刊
1003-188X
23-1233/S
大16开
黑龙江哈尔滨市哈平路156号
14-32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18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942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