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预防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成DM组和DM+GSH组,DM+GSH组每天肌肉注射GSH 200mg/kg.10周后观察大鼠勃起功能,并获取海绵体组织检测其谷胱甘肽、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丙二醛(MDA)水平,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与未注射GSH的DM组相比,DM+GSH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勃起功能更好,勃起率分别是20%,62.5%和100%.GSH水平DM+GSH组和C组明显比DM组高,其3组含量每克蛋白分别是(75.83±15.62)、(61.47±8.65)和(35.03±12.29)mg(P<0.05);NOS水平在DM+GSH组每毫克蛋白为(133.9±31.9)U,与正常对照组每毫克蛋白为(142.2±31.2)U相当,但较DM组每毫克蛋白为(58.4±18.9)U高(P<0.05);MDA含量在DM组每毫克蛋白为(3.71±0.62)nmo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DM+GSH组(P<0.05),这两组每毫克蛋白为(2.08±0.34)nmol和(2.44±0.28)nmol;细胞凋亡率在DM组、DM+GSH组和C组的分别是(22.6±3.6)%、(10.8±1.7)%和(7.2±2.1)%(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糖尿病大鼠阴茎组织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减少细胞凋亡,对延缓糖尿病性ED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
推荐文章
褪黑素抗氧化治疗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
褪黑素
氧化应激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
大鼠糖尿病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模型的建立
糖尿病
阴茎
勃起功能障碍
大鼠
2型糖尿病伴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2型
勃起功能障碍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治疗
血管病变、内皮细胞损伤与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
并发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预防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男科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 细胞凋亡 谷胱甘肽 大鼠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98.1
字数 38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48.2007.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刚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154 890 12.0 19.0
2 张唯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128 755 13.0 20.0
3 赵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28 73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
细胞凋亡
谷胱甘肽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男科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848
31-1762/R
大16开
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
4-48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8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0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