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贵州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发生与发展、潜育期和病原菌生活史时间,结果表明:①在6月下旬前(大田前期)病害发展缓慢,6月底至7月上中旬的较高温季节,若遇连续阴雨天气且菌源量较大时,病害发展迅速;若菌源量较小,病害将呈逐渐发展的趋势;②随着与发病中心距离的增大,病情指数明显下降;③烟株接种病菌后保湿38h,5月末至7月中旬该病害在田间的潜育期为16~33 h;④在5月底、6月底和8月上旬田间接种产生的较大叶斑中,取病斑样后保湿2d镜检,在出现少数病斑的样本上产孢(病原菌生活史)的时间分别为接种后11、8和7d.
推荐文章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香蕉叶斑病
多主棒孢菌
生物学特性
云南省
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鉴定
烤烟
棒孢霉叶斑病
山扁豆生棒孢
鉴定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寄生适合度与RAPD分析
玉米
弯孢霉叶斑病菌
寄生适合度
RAPD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研究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发生动态
抗病性
四川雅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烤烟棒孢霉叶斑病的发生与发展
来源期刊 烟草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烤烟 棒孢霉叶斑病(C.cassiicola) 病原菌 潜育期 生活史
年,卷(期) 2007,(8) 所属期刊栏目 病虫害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S432.41
字数 35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861.2007.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中义 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52 281 10.0 15.0
2 李晓玲 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8 36 4.0 6.0
3 张长华 2 1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烤烟
棒孢霉叶斑病(C.cassiicola)
病原菌
潜育期
生活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烟草科技
月刊
1002-0861
41-1137/TS
大16开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2号
36-33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7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53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