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东南极大陆内部及边缘发育3条晚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造山带,即东非造山带(南延部分)、普里兹造山带和罗斯造山带.东非造山带的南延部分主要出露于吕措-霍尔姆湾-毛德王后地-沙克尔顿岭地区,其内发育蛇绿岩、榴辉岩相超镁铁岩及逆冲-推覆构造,因而被解释为东、西冈瓦纳陆块拼合的缝合线.罗斯造山带主要出露于横贯南极山脉地区,其内保存有大陆裂解、洋壳俯冲和地体增生的地质纪录,代表冈瓦纳超大陆的活动大陆边缘.普里兹造山带主要出露于普里兹湾和登曼冰川,因其位于从前假设的统一东冈瓦纳陆块的内部,加之缺少蛇绿混杂岩、岛弧增生杂岩和高压变质岩(如蓝片岩或榴辉岩)等与大洋板块俯冲作用密切相关的岩石,所以当前存在着碰撞造山成因和板内改造成因两种不同的认识.普里兹造山带构造性质的确定不仅决定了冈瓦纳超大陆的汇聚过程和方式,也制约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因此,开展普里兹造山带的研究对于揭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全球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推荐文章
冈瓦纳大陆古生代冰盖分布研究
冈瓦纳大陆
古生代
冰盖
中国陆块
藏东类乌齐地区辉长岩:冈瓦纳大陆北缘晚古生代裂解的记录
藏东
辉长岩
锆石LA-ICP-MS定年
地球化学
大陆裂解
东南极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花岗岩类研究综述
东南极
泛非期
造山带
岩浆活动
花岗岩类
南极普里兹造山带性质及构造变形过程
东南极大陆
普里兹构造带
泛非期构造热事件
格罗夫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南极晚新元古-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及其在冈瓦纳超大陆重建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东非造山带 普里兹造山带 罗斯造山带 晚新元古-早古生代热事件 东南极 冈瓦纳超大陆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560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588.3|P54
字数 13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493.2007.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96 2291 21.0 46.0
2 刘小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7 574 13.0 20.0
3 胡健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1 2584 25.0 49.0
4 刘晓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8 1035 18.0 2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非造山带
普里兹造山带
罗斯造山带
晚新元古-早古生代热事件
东南极
冈瓦纳超大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6-7493
32-1440/P
大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25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