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运用Markov模型研究了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在腹膜透析、腹膜炎、血液透析、死亡各状态之间的转移情况.方法: 选取211名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从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开始透析的腹膜透析患者.建立包含腹膜透析、腹膜炎、血液透析、死亡4个状态的Markov模型.运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各状态间的转移强度,利用微分方程推导各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并应用积分推导了患者在各个状态的期望逗留期以及利用概率生成函数推得每一状态的期望患者数.结果:由Markov模型得到了腹膜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3年内由腹膜炎引发每年死亡概率分别为0.328,0.178,0.089;技术失败概率分别为0.133,0.173,0.016.腹膜透析患者开始透析前3年内由非腹膜炎引发的每年的死亡概率分别为0.106,0.082,0.075;技术失败概率分别为0.055,0.084,0.023.腹膜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前3年内每年在腹膜透析状态的期望逗留期为10.5,10.3,11.0(单位:月).结论: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治疗失败以及导致患者死亡的高危险因素,在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应控制腹膜炎的发生,减少其损害.
推荐文章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护理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疗效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自我和谐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病人康复结局的影响
终末期肾病
腹膜透析
康复结局
自我和谐
护理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方式选择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arkov模型在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广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Markov模型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92.5
字数 44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1836.2007.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涛 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 162 1561 19.0 32.0
5 方积乾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113 2694 26.0 50.0
6 王娟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系 37 157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膜透析
腹膜炎
Markov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