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分析凝析气藏的相图,建立了凝析液饱和度随压力降的变化规律,并回归得出了相应的公式;同时通过对气体压缩因子、黏度随压力、温度的变化,建立了这些参数和无因次压力的关系;在双重介质地层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在试井过程中凝析气相对渗透率随凝析液饱和度变化的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数学模型,采用隐式迭代的方法进行了求解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凝析液的饱和度对凝析气藏试井的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有着很大的影响,早期由于凝析液的析出,阻碍了气藏的流动,导致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上升;在凝析液饱和度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凝析液的挥发,凝析气的相对渗透率逐渐恢复,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又回归到正常的径向流位置;由于裂缝和基岩之间的压力差,使得裂缝弹性储容比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压力及压力导数;窜流系数和裂缝弹性储容比的变化决定了窜流段发生的早晚和程度;而基岩中气体黏度的变化使得窜流的发生稍微滞后.
推荐文章
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新方法
凝析气藏
物质平衡方程
相态特征
凝析油体积系数
开发
凝析气藏水平井试井分析
水平井
凝析油气田
试井
流动特性模型
考虑多孔介质吸附影响的天然裂缝凝析气藏试井模型
凝析气井
多孔介质
裂缝(岩石)
吸附
试井
模型
裂缝性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计算新方法
裂缝性油藏
物质平衡方程
凝析气藏
诊断直线
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缝性凝析气藏试井解释新方法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凝析气藏 饱和度变化 弹性储容比变化 黏度变化 试井解释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38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79X.2007.04.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缝性油藏
凝析气藏
饱和度变化
弹性储容比变化
黏度变化
试井解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