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鲱鱼精DNA的电化学氧化及其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发现,在0.20~1.25 V电位区间内, DNA在酸性溶液中呈现一个明显的不可逆氧化峰,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呈现两个不可逆氧化峰. 氧化峰电位随溶液pH值增大而负移, 变化幅度为-57 mV·pH-1. 氧化峰电流与DNA浓度(0.45~8.20 mmol·L-1)成线性关系.DNA能与组蛋白结合,导致氧化电位正移,氧化电流减小,并减弱钌配合物指示剂和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强度以及减少DNA的氧化损伤.
推荐文章
水杨酸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水杨酸
DNA
电化学
紫外光谱
灯盏花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及吸收光谱
灯盏花素
DNA
循环伏安法
吸收光谱
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鲱鱼精DNA的电化学氧化及与组蛋白的相互作用
来源期刊 电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鲱鱼精DNA 电化学氧化 组蛋白 相互作用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2-376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6
字数 35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471.2007.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红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73 675 14.0 23.0
2 朱伟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科 48 236 7.0 12.0
3 许娟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10 90 7.0 9.0
4 黄桂萍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鲱鱼精DNA
电化学氧化
组蛋白
相互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化学
双月刊
1006-3471
35-1172/O6
大16开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34-6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6377
相关基金
广东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c.hzu.edu.cn/c40.shtml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