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玉米不同品种清种、混种和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玉米清种区与混种区的玉米螟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得出,混种对降低一代玉米螟卵量有明显作用,比清种一代玉米螟卵降低幅度在13%~45%.通过玉米间种不同作物后玉米螟发生情况分析得出,间种向日葵的小区中玉米螟的蛀孔数和活虫数明显低于其它处理,认为向日葵可能对玉米螟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
推荐文章
甜玉米地亚洲玉米螟为害的生态控制系统
甜玉米
亚洲玉米螟
斯氏线虫
玉米螟赤眼蜂
生态控制
二种交配型球孢白僵菌对亚洲玉米螟的生态控制作用
球孢白僵菌
交配型
亚洲玉米螟
生态控制
玉米螟的发生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螟
发生量
玉米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玉米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玉米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 玉米螟 种植方式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土壤肥料·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5.132
字数 28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0906.2007.06.02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07)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玉米螟
种植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米科学
双月刊
1005-0906
22-1201/S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发区彩宇大街1363号
12-137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4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9249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