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1989年,成都艺术家戴光郁、李继祥、王发林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现在看来,这是成都"新视觉"艺术的最早尝试。成都是一个架上绘画传统深厚的城市,毕业于四川美院的一大批成都杰出画家,将这个传统发扬光大。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形成覆盖面最广的艺术群体。这个群体没有理论、没有口号,唯扎实厚重的艺术功底,和敏感思变的创作意识;使他们独立于流派、理论、学术纷争的80年代,和观念叠生、形式迥异的新世纪艺术生态圈。至今,成都油画家仍是艺术市场和国际藏家最为关注的群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记忆深处的回响
来源期刊 大艺术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群体 架上绘画 中国美术馆 艺术功底 四川美院 油画家 千高原 艺术空间 戴光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J120.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现代艺术
艺术群体
架上绘画
中国美术馆
艺术功底
四川美院
油画家
千高原
艺术空间
戴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艺术
半年刊
大16开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