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右江盆地三叠纪槽盆相浊流沉积岩系广泛遭受过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变质变形构造发育,形成了具有规模呈带状展布的低变质强变形构造岩区带,劈理构造常密集发育构成劈理构造变形带.其中,强变形带剪切变形强烈,出现了明显塑性流变,构成碎屑岩质脆韧性剪切变形带.变质变形程度或级别与地层时代或岩层在地层柱中的位置相关,自下往上变质级别依次降低、变形强度递进增强.反映了区域低变质强变形作用是在"伸"、"缩"、"剪"构造机制背景下,以葡萄石-绿片岩相为特点,从区域埋藏型变质开始发生演变到剪切带内变质,不断向前递进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区域变质作用和强动力变质作用的复合变质作用.
推荐文章
青海省河南县三叠系伊利石结晶度与极低级变质作用
极低级变质作用
晶胞参数b0
青海省河南县
Kübler结晶度指数
川北阿坝地区三叠系粘土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粘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镜质体反射率
成岩作用
极低级变质作用
川北阿坝地区
黔西南三叠系层序充填格架及对印支运动响应
层序地层
地层充填格架
三叠系
黔西南
由伊利石结晶度研究桂西右江地区区域极低级变质作用
伊利石结晶度
Kübler指数XRD测量
极低级变质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江盆地三叠系的极低级变质作用与变形构造——以天峨地区为例
来源期刊 桂林工学院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 强变形作用 劈理构造变形带 韧性变形 右江盆地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4-309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61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57.2007.03.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刚 27 244 8.0 15.0
2 张能 11 69 5.0 8.0
3 陈暑荣 1 5 1.0 1.0
4 陆国斌 3 8 2.0 2.0
5 莫丽群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级、极低级变质作用
强变形作用
劈理构造变形带
韧性变形
右江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季刊
1674-9057
45-1375/N
16开
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48-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