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入射光倾斜入射到平板偏振膜上时,在两种偏振光的反射带边缘处出现P偏振光高透而S偏振光高反的情况.利用F-P结构的膜系设计了偏振膜.随着入射角的增大,S光的带宽、消光比及参考波长线性增大,而膜层中电场强度的最大值和界面处的电场强度均减小,只有P偏振光的变化特性跟布儒斯特角有关.分析膜层的界面特性和膜层中的缺陷分布情况,可得偏振膜P偏振光的阈值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结果表明,在P光透过率可使用的范围内,入射角越大,消光比越大,场强在膜层中的分布越低,但P偏振光的透过率有所降低.
推荐文章
水面溢油污染的多角度多波段偏振特性研究
偏振遥感
多角度
多波段
溢油污染
低Re数平板降膜瞬态传热特性的研究
降膜
波动流动
层流流动
传热特性
不同污染水体的多角度偏振光谱研究
污染水体
多角度偏振反射
光谱
遥感
带造型凹坑孔的平板气膜冷却特性研究
气膜冷却
凹坑
吹风比
肾形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平板偏振膜的角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偏振膜 P光 S光 入射角 场强
年,卷(期) 2007,(2) 所属期刊栏目 数理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9-20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6
字数 25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4729.2007.02.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建兵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16 131 6.0 11.0
2 杨芳 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7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振膜
P光
S光
入射角
场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6-8299
31-2175/TM
大16开
上海市平凉路2103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1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