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地层的成岩作用阶段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太原组-山一段地层煤镜质体反射率在1.4%~1.5%之间,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 ℃,伊/蒙混层矿物中蒙脱石层含量一般小于30%,属晚成岩作用阶段B期;下石盒子组(包括盒一、二、三段)-山二段地层中煤镜质体反射率在1.3%~1.4%之间,盒一、二、三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6 ℃,伊/蒙混层矿物中蒙脱石层含量主要在32%~36%之间,属晚成岩作用阶段A期;山二段包裹体均一温度比较复杂,认为也为晚成岩作用阶段A期.大牛地上古生界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包括硅质胶结、碳酸盐胶结、粘土胶结)、溶解溶蚀作用以及微裂隙作用,储集岩石的孔隙类型主要有(剩余的)原生粒间孔隙、粒间(晶间)微孔隙、粒间(粒内)溶蚀孔隙(包括铸模孔隙),微裂隙包括切穿颗粒的和粒缘微裂隙.储层物性主要属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参数显示盒三、盒二、太一和太二平均喉道半径和中值压力评价好于盒一、山一、山二段,排驱压力和最大连通半径也具有相似的特征;盒三、盒二段产能高、压降慢,与微裂隙作用造成渗透率增加有关.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与产能关系研究
成岩作用
孔隙度
渗透率
微裂隙
产能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岩性气藏储量评价和计算方法问题与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气藏为例
储量评价
多层合采
箱型气藏
上古生界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埋藏—成岩演化过程
鄂尔多斯盆地
大牛地气田
致密砂岩
成岩演化
流体充注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3段储层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
盒3段
辫状河道
储层分类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储层成岩作用评价
来源期刊 石油实验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储层评价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盆地·油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90
页数 7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74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112.2007.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月明 1 51 1.0 1.0
2 刘伟新 5 173 5.0 5.0
6 杨琦 2 7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305)
二级引证文献  (430)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37)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2(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3(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4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5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6(8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6)
2017(6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8(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9(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储层物性
储层评价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实验地质
双月刊
1001-6112
32-1151/TE
大16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08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