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管状骨种植后的组织学以及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6只成年山羊,每只羊的左后肢胫骨手术放置4只种植体.采用影像学、四环素标记评价种植后的变化,术后1、2、3个月各宰杀2只动物,切取实验标本,制备成硬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标本进行观察,同时对剩余的标本采用推出实验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在种植体两端与胫骨的结合部位,种植体周围被新形成的编织骨包绕,四环素标记显示新骨形成活跃.种植体-骨界面结合率的平均值为60.13%,种植体承受的推出力相对较小,为435 N左右.术后3个月,与种植体结合部位的骨组织已经改建,且与正常皮质骨相同,排列方向与种植体轴向平行,种植体-骨界面结合率的平均值为61.61%.种植体承受的推出力达1113 N左右.结论 管状骨种植后,种植体-骨界面仅发生在双皮质结构区;种植后3个月时骨改建完毕,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
推荐文章
种植体骨界面对非血管化下颌骨植骨后即刻种植的骨结合实验研究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骨移植
牙种植体
骨结合率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种植体
骨结合率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不同种植体-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种植体
骨结合部位
应力分布
三维有限元
甲状旁腺激素对老年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 影响及机制研究
牙种植,骨内
甲状旁腺素
骨密度
大鼠,Sprague-Dawley
老年
种植体钛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管状骨种植骨结合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口腔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管状骨 种植体 骨结合 四环素双标记
年,卷(期) 2007,(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56.2
字数 3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73X.2007.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陈平 上海交通大学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28 17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管状骨
种植体
骨结合
四环素双标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口腔医学
双月刊
1006-673X
11-3639/R
大16开
北京天坛西里4号
82-70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2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7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