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谷胱甘肽的巯基(-SH)与金纳米粒子的共价结合和氨基(-NH3+)与金纳米粒子的静电作用,使金纳米粒子自组装为有序的网状超分子结构,导致金纳米粒子的最大吸收波长从520 nm红移到668 nm,且在668 nm处的吸光度与谷胱甘肽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由此建立了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简便、灵敏的测定谷胱甘肽的分析方法.本方法线性范围为0.01~0.20 mg/L,检出限3.0 μg/L(3 σ,9.8 nmol/L).
推荐文章
以金纳米粒子为探针研究二价金属离子与脂质双层膜的相互作用
金纳米离子
二价金属离子
脂质双层膜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聚丙烯复合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研究
纳米粒子
聚合物复合材料
动态流变行为
双界面调控
金纳米粒子与单链DNA的相互作用
金纳米粒子
单链DNA
相互作用
ssDNA
不同形貌金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PVP
金纳米粒子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形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纳米粒子与谷胱甘肽相互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来源期刊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谷胱甘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0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57.31
字数 20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565.2007.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文杰 河北大学医学部 13 86 5.0 9.0
2 李正平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37 263 9.0 14.0
3 段新瑞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 27 2.0 2.0
4 秦磊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 24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纳米粒子
谷胱甘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1565
13-1077/N
大16开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
18-257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54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